熙特爾深耕儲能領域多年,結合AI智慧運算能源系統整合技術,致力於打造兼具效率與彈性的能源解決方案。我們以創新技術延伸出表後儲能(Behind-the-Meter, BTM)的四大應用情境,協助用戶提升能源自主性、優化電力管理,實現永續經營的未來。

 
AI用電  -  AI Power Consumption

原理
在雲端伺服器與AI運算平台中導入儲能管理,確保尖峰時段穩定運行,降低停機與中斷風險。

應用
隨著生成式AI與大模型運算需求倍增,儲能系統可結合冷卻技術與智慧調度,進一步支援資料中心的能源彈性與永續發展。

工商用戶  -  Commercial & Industrial Users

原理
大型用電戶透過儲能削峰填谷(Peak Shaving and Load Shifting),有效降低電費支出;同時結合再生能源使用,提升自給率,兼顧成本優化與綠電使用。

應用
未來更可整合碳管理平台,協助企業達成RE100或ESG碳中和目標,並在能源交易市場中展現更高的資產價值。

動能應用  -  Mobility Applications

原理
從無人載具到電動巴士,儲能提供快速充電與電力調配;進一步可作為行動電網,提升交通運輸與城市基建的低碳與彈性。

應用
應用範疇也將拓展至港口、機場與偏遠地區,成為微電網核心設備,強化離網與緊急備援的能源韌性。
 

虛擬電廠  -  Virtual Power Plant

原理
分散式儲能設備透過雲端平台集成,形成虛擬電廠共同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,同時平衡再生能源波動,增強電網穩定性。

應用
結合AI演算法後,系統能實現智慧預測與自動化交易,使分散用戶得以像大型電廠般進入市場,並持續創造收益。
 

面對用電型態快速轉變與企業減碳需求攀升,表後儲能已成企業提升電力韌性與營運效率的重要利器。
熙特爾提供量身規劃的儲能方案,協助用戶充分發揮能源價值,實現永續經營。
立即聯繫我們,探索最適合的專屬智慧儲能解決方案。

 

詹軍盛 Mike Chan
· 熙特爾新能源 | 事業中心副總經理
· 天宇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
· 台灣松下電腦股份有限公司參事

擁有深厚的能源技術背景,長期專注於儲能電池模組製造、動力電池系統整合及消費性電子電池應用開發。以創新思維與實務經驗推動能源轉型,致力於為企業與用戶打造高效、安全且具永續價值的儲能解決方案。